粧佛工藝

佛作

—— 粧佛工藝 ——

傳統佛師對於粧佛工藝之工法語詞,有「土塑」(Thóo-sok)、「木雕」(Bo̍k-tiau)之別(河洛語發音),學界慣用「泥塑」一詞並非佛師用語,對於粧佛工料「土」與「泥」也易產生誤解。

從中國傳世佛像可證,金屬、石質、泥質、木質製作的佛像,於宋朝之前工藝工法都已成熟,再由東京大學教授末木文美士(Sueki Fumihiko)所著《日本佛教史》載:「佛教在西元538年從百濟傳入日本。同時傳入日本的,還有佛像、佛具以及經典。」,及日本佛寺如奈良法隆寺百濟觀音立像、中宫寺菩薩半跏趺像,或世界各大博物館典藏佛像,皆能證實粧佛工藝,於1,500多年,已是成熟工藝,但也可證實裝飾皮面的漆泥線工法,並未於當時代採用。

臺灣「粧佛」工藝

臺灣傳統工藝「粧佛」,源於中國漢朝製作佛像工藝,造像因工法及工料選用,有「金造」、「石造」、「木造」、「泥塑造」、「紙造」與「窯造」之工法別,至宋朝各類材料製作工法皆已是專門工藝。傳統製作佛像工藝,透過工法解析,可分「結構」與「裝飾」兩部,並揉合被北宋李誡收錄於《營造法式》之〈雕作〉、〈彩繪作〉、〈髹飾作〉等工藝,然而〈粧佛〉工藝一詞,則遲至明朝崇禎年間(1611─1644),宦官劉若愚撰《酌中志》 始見。從明朝天啟元年(1621)顏思齊、鄭芝龍率眾來臺灣屯聚至今已400年,「粧佛」工藝於臺灣日治時期,形成「臺派二系」的風格特徵,閩南漳泉系佛師壟斷木雕造神像,閩北福州系佛師則於泥塑造佛像出類拔萃,廣受寺廟佛門弟子喜愛。

工與藝

中國先論士大夫的「藝」,後談「工」人,未曾結合「工–藝」論述,工人所執行的專業才能,皆源於作法專書,如〈木作〉、〈雕作〉、〈石作〉、〈泥作〉、〈裝鑾作〉、〈畫作〉、〈髹飾作〉及〈粧佛〉等,從河洛語使用「工作」(Kang-tsok)一詞,可見證工人與作法的密切性,中國於封建時期並未使用「工藝」一詞。

工藝一詞,未曾出現中國封建時期文獻,率先使用的是日本,明治維新時期,明治政府為了徹底追求洋化創造新詞,西元1870年(明治3年),工部省「設立宗旨」公文書,以「工藝」一詞行文:「西洋各國之所開化隆盛,全是從鐵器發明、工業進步而成,循此,應視工藝為開化的根本。」,也因有日本國家政策「工藝」的出現,才有後續柳宗悅(1889–1961)及顏水龍(1903–1997)的「民間工藝」推展運動,戰後臺灣,更興盛了一股「民藝」收藏風潮,老件名師的神像作品,一直是收藏家市場追求的首選,阿技師即是重要標的。

—— 泥塑造像 ——

「泥塑法」佛像歷史久遠,從山西五臺山佛光寺與南禪寺泥塑造佛像,都可得到證實,再解析傳世文物與《匠作則例彙編》記載,阿技師粧佛工藝,木雕造像與泥塑造像,兩種工法皆擅長。在此使用「泥塑造像」法,因而僅就此工法進行說明,泥塑造像可再細分為三種造法,分別是泥塑造、包紗造及夾紵造,工法解說如下:

泥塑造

「土塑」造,第一步工序,製作形體支軸;造像早期北方以秫秸(高粱桿)為軸,南方以稻桿,後以木條或竹條為軸心。土塑首要工序「培土」、次「練土」,一般土過篩後加入「麻絨」,反覆搓揉至一定黏度使成,後於軸心上纏繞麻繩、鉛絲或鐵絲,形成造像骨架,並後用培土增胎垛塑輪廓,堆塑面相、衣褶,成形後再進行細部工法,修光、裱紙布、幼磨、內胎全色,表面裝飾層施作胡粉(白色石灰),最後施作裝鑾彩繪及髹漆罩金,造像完成。

製作工序,在顧問蘇國亮佛師的說明,紀錄如下,養土、揉土、起底、粗胚、 細胚、修光、裱紙打底漆、牽線、安金、上色、植毛髮。

包紗造

「包紗」造,造像以實木為軸心;運用〈雕作〉工法完成大樣輪廓,再於輪廓上漆或糊油,裹上數層麻布,層層待乾、層層做灰、層層打磨,再層層待乾、再上漆或糊油、待乾,打磨數遍,成實心光底油漆胎造像,表面裝飾層施作胡粉(白色石灰),最後施作裝鑾彩繪及髹漆罩金,造像完成。隋唐時期,日本派遣訪唐使,學習中國文化及工藝,一併將此工法帶回日本,稱為「木心乾漆」造。

夾紵造

「夾紵」造,臺灣在地佛師慣稱「披布」;中國早期造像以秫秸(高粱杆)為軸心,臺灣則以竹片為軸心,秫秸軸、竹片軸纏繞麻繩,成造像骨架,後用培土增胎垛塑輪廓,堆塑面相、衣褶,成形後再於輪廓上漆或糊油,裹上數層麻布,層層待乾,層層做灰漆,層層打磨,再層層待乾,再上漆、待乾、打磨數遍後,由秫秸、竹片軸心抽動擊毀泥模,便成光底夾紵造像,表面裝飾層施作胡粉(白色石灰),最後施作裝鑾彩繪及髹漆罩金,造像完成,臺灣慣稱「脫胎」造,日本稱為「脫活乾漆」造。

夾紵,就《說文》「紵」的解釋:「屬,細者為絟,布白而細曰紵。」可知「夾紵」就是以麻布與漆互相層層相疊,利用麻布的張力結構與漆的粘性,等所塑的器形乾固後,凝結成為堅固的形像,而工序中必用「土胎」。

簡言之,「夾紵造」即是修正「土塑造」與「包紗造」而創作的工法,造像輕巧、易移動為最大優點,彌補了金造、石造及土造佛像,沉重無法移動的缺憾,而其目的,是為了紀念佛陀誕辰,舉辦的抬像遊行活動而產生,曰「行相」,從文獻得知「行相」於南北朝已盛行,此信仰儀式也隨著先民拓墾臺灣,被民間信仰所學習,成為庄頭廟主神千秋日「巡庄」、「繞境」的活動。